王娟 昆山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申报评审书
附件:
编号:
昆山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20年度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第二学段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课题主持人: 王 娟
所在单位: 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申报时间: 2019年10月12日
﹡昆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 题 主 持 人 | 主持人姓名 | 王娟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198709 | ||||
行政职务 | 无 | 专业技术职务 | 中小学一级 | 研究专长 | 资料搜集、整理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学士 | 电 话 | 15862646056 | |||||||
工作单位 | 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 738638842@qq.com | ||||||||||
通讯地址 | 昆山市珠江南路昆城豪庭2#1#603 | 邮政编码 | 215300 | |||||||||
﹃近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 昆山市个人微型课题完成情况 | 4篇论文 | ||||||||||
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 | 昆山市级4篇,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苏州市级17篇,其中二等奖8篇,三等奖9篇;省级18篇,其中一等奖1篇,省级二等奖8篇,省级三等奖9篇;论文鉴定过了4篇,4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 | |||||||||||
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或论著(限填10篇) | 论文或论著名称 | 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 ||||||||||
《 教学巧设计,学生乐学习 》 | 2015年5月发表于《学子 》 | |||||||||||
《 浅谈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途径 》 | 2016年5月发表于《 考试周刊 》 | |||||||||||
《 巧用几何直观性,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 | 2017年7月发表于《读与写 》 | |||||||||||
《 聚焦核心素养——巧用现代技术提高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 | 2019年2月发表于《 考试周刊 》 | |||||||||||
《 》 | 年 月发表于《 》 | |||||||||||
《 》 | 年 月发表于《 》 | |||||||||||
《 》 | 年 月发表于《 》 | |||||||||||
《 》 | 年 月发表于《 》 | |||||||||||
《 》 | 年 月发表于《 》 |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到了数学模型的概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1] 数学建模,就是要把现实生活中具体实体内所包含的数学知识、数学规律抽象出来,构成数学模型,根据数学规律进行推理求解,得出数学上的结论,返回解释验证,以求得实际问题的合理解决。简而言之,就是将一类数学问题概括成一种模型来学习,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在小学阶段,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为一系列的概念、算法、关系、定律、公式等,可以说,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一系列数学模型的理解、把握的过程。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世界许多国家的课程标准中都强调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都要求在各年级或多或少地包含有数学建模内容.例如美国数学教师协会1989数学课程标准和2000年标准的基本特点之一都是强调数学应用;荷兰从60年代起就开始了现实数学教育的改革历程,到9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荷兰中小学生都已经在使用根据现实数学教育思想编写的数学课本,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日本的数学课程设置了综合课题学习,同样也体现了数学知识综合应用的关注。国外关于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得当研究在国内资料中出现得并不多,且多为描述性,没有可供具体操作的内容。 (2) 国内研究现状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首次提到了数学模型的概念,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成为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 北师大严士键教授在《中国数学教育改革要面向21世纪》一文中指出:“将实际问题化成可以处理的但又对原来的问题有用的数学问题(即建模),寻找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有时还需要对问题作出解释和讨论。如何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不是很简单的,它比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难,应该认真地研究。” 宁波大学沈丹丹对开展数学建摸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方法和途径,以及它与研究性学习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河北师范大学张硕,杨春宏提出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应分阶段性。但琦、朱德全、宋宝和指出影响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4个因素是动机态度、知识经验、认知过程、元认知的策略为:拓展“最近发展区”;强化“问题意识”;建构“思维模式”;调用“监控系统”。 经调查,在小学比较理解数学模型的概念和数学建模教学理论的教师并不多。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虽然加强了这方面的内容,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是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建模意识提高不够显著;研究的步伐并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研究目前还未发现有较为成熟的先例;小学日常课堂中的数学建模教学并不多见,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 2.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它能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向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数学模型正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数学建模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顺应社会发展及教育改革的需要。引用高斯的一句话,“我们要教会孩子的,不是知道,而是学会;不是所有,而是获得;不是存在,而是到达。 (2)实践价值: 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建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到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与探索创新精神。 | |||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 |||
1.研究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案例找出影响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影响因素。 (2)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数学建模”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 (3)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进行小学数学建模教与学的方法,进而总结出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方法,探索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 2.研究内容 1、具体研究影响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影响因素; 2、教师在建模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 3、在小学阶段,尤其第二学段提高建模能力的具体做法。 4、小学第二课堂中数学建模活动的组织形式、内容 研究要点: ◆建模活动中存在问题和困难 ◆日常教学建模模式分析 ◆提升学生建模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 |||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
1.研究思路 (1)、先确定课题研究对象,小学第二学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针对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搜集整理案例、设计问卷、分析现状,找出影响因素。 (3)、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形成文案。 2.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了解前人的成果,收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学习理论,选定课题,制定方案,申报课题。 2、 实施阶段 边设计,边实施,边修订研究方案,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3、 定稿阶段 整理资料,修改初稿,最后定稿 3.研究方法 1、搜集、整理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为课题的开展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2、总结和归纳出在建模活动中的有效经验,找出有价值的规律性东西,为课题研究理论的形成提供材料。 3、利用问卷、交谈、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小学第二学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前测、后测、对比测试,积累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的依据。 | |||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1.主要观点 一、影响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主要因素: (1)、学生自身因素:知识经验、认知过程、元认知能力、数学语言能力、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简化现实问题的能力、数学翻译的能力、符号语言的操作能力等。 (2)、外部因素:数学建模素材的选择、教师的知识能力和观念。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 (1)、小学生数学建模的素材选择要紧扣教材、贴近生活、难度适中。 (2)、日常数学教学中要提升教师自身建模素质、在常规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渗透建模思想,切入应用问题。 (3)、日常教学中进行数学常用思维方法的训练也尤为重要。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等既是思维的重要方法,同样是构建数学模型的重要方法。 (4)、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加强概念的教学,丰富学生数学语言词汇,课堂上加大数学口头表达及不同语言互译训练。 (5)、鼓励学生自己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自己数学认知的特点和对数学与学习任务的认识,随时总结自己数学认知的体验和认知策略及学习方法等。学生加强了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建立数学模型,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6)、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结合,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文章从多元一体,引导自主探究;形象展示,再现形成过程;人机对话,提高交流实效;辅助实验,激活创新灵感等四个方面来聚焦核心素养,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三、积极开展小学数学建模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建模能力的提高: (1)、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建模活动。 (2)、课内与课外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建模兴趣小组活动。 (3)、根据实际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建模活动。 2.可能的创新之处 (1)影响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的较全面。 (2)与日常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建模能力的培养策略从课堂到课外,多种途径和方式,尤其是在聚焦核心素养,巧用现代技术提高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尝试。 | |||
(六)预期研究成果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
阶段成果(限5项) | 第二学段日常教学中建模活动开展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 | 11月 |
修改、整理研究活动中的问卷以及资料展示 | PPT | 12月 | |
影响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影响因素论文1篇 | 论文 | 1月 | |
小学第二课堂中数学建模活动的组织形式、内容 | PPT案例 | 1月 | |
最终成果(限3项) | 撰写能较全面反映本课题研究的论文和个案 | 论文 | 2月 |
阅读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实施研究终期报告 | 报告 | 2022年9月 |
三、课题主持人所属部门(单位)意见
本部门(单位)完全了解昆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个人微型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
四、昆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