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梦丽《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责任感环境教育渗透》

网站首页    部门科室    教科室    课题研究    蔡梦丽《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责任感环境教育渗透》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责任感环境教育渗透

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蔡梦丽

摘要:在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绝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得到创新和改善,现阶段,根据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调查的结果显示,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很多教师还是无法转变原有的传统的教学理念。如今社会在飞速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责任教学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责任感将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迅速的发展,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责任感最佳阶段, 因此我们要为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切实培养学生责任感。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在社会关系中,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就指出了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一、渗透小学责任教育的背景

责任是道德的核心,是人类基础道德中最本质的内涵。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和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社会中,小学生的责任意识薄弱,如,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考虑他人和集体感受、目无尊长、做事缺少恒心和毅力、学习马虎、依赖性强、遇事逃避责任、逃避现实、抗打击能力差等。事实证明,不抓住责任教育,素质教育较难以落实。

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有赖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全方位的参与合作和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教育共同体,担负起道德教育的使命,使责任感教育沿着新课程的期望目标坚实而稳步地前行。语文教师要走出课堂只重视灌输知识的怪圈,更新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豁达的性格,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使命感,使他们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托。

二、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特点

从身心发展的特点看,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 最鲜明的特点是身心发展不成熟。在生理上,小学生无论是身 高、体重均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但与成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 距。在心理发展上,小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各方面均呈现出 不成熟的特点,认识能力发展落后,导致小学生在社会认知过 程中难以对事物形成准确深刻的认知。

从社会关系角度看,小学生一般被视为需要特别加以保 护的群体,或正在茁壮成长的幼苗。因此,社会各方面对小学生表现出的是更多的关心与呵护,对他们提出的责任要求很少。

三、在语文课堂中渗透责任感的方法

1、依据文章内容,渗透责任教育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中涉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使学生热爱革命领袖和中国共产党”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引导学生品读关键词句“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抓住“兴致勃勃”“满是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体会邓爷爷植树不怕累、做事认真、坚持到底的精神。“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抓住“挑选”“小心”“挥锹”等词语进行品读,从中可以看出邓爷爷植树的认真。“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语进行品读。这两句话说明邓爷爷做事一丝不苟。

2、根据新课导入,渗透责任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抓好“导课”这一环节。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教材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我不能失信》一课中,学生在民主、轻松的谈话氛围中,认识主题“信”。在朗读的氛围中,打开学生的思路,通过读悟结合,使他们丰富对“信”字内涵的理解。深化学生透过语言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这个学习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对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行讨论交流,由课堂延伸到生活,达到由知到行,规范自身行为的目的。在课文中设计导入,再导入中渗透对学生的责任教育,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在教学中融入了德育,使教学一举两得。

3、言传身教相结合,渗透责任教育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但可以教育学生,教师的行动更是无声的教育和富有影响力的榜样。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自身言传身教等人格力量的德育功能,身教是最为重要的。如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通过朗读和学习,引导学生说说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抓住“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学生在畅谈中明白雷锋叔叔已经活在我们心里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活雷锋;我们都能成为雷锋叔叔,奉献爱心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再结合生活经历,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雷锋,说一说身边的好人好事。想一想,你以后要怎么做。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去。

  起初,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学生错误的认知和错误的观点要给予帮助和纠正,切莫将不良的风气带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片面看问题。其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表现出崇高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的职业技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教师是对自己负责的,认真对待各项工作。最后,教师要有最为专业的基本功,学识渊博,语言表达等教学能力强,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更加勤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充分表达教师的爱心。“爱”是人文精神重要的环节,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基础, 没有爱世界将会失去原有的光彩。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爱为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我们不能把眼光放在知识的承受力上,教师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力从而轻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教育, 使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和平相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无私的关爱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充分贯彻核心素养,把学生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为祖国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教师在课程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更新观念, 转变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明确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环节得到优化,依据教学内容,教师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收获更加丰富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不但可以让学生收获知识,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潜移默化的受到高尚的、健康的思想感情的影响,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新型人才。但是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 总是经过反复训练 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当然离不开责任的支持。认识是责任的 前提,情感是责任的基础,是通过行为来表现的,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有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才可以更加持久,更有利于成为社会栋梁。

参考文献:

[1] 杨晓华.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课外语文:上, 2017 (8):158-158.

[2] 于登虎,刘印华.浅析如何有效渗透核心素养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J].中华少年,2018(1):28-28.


师生园地